尽管数万名美军在中缅印战区服役,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前线作战部队,即5307临时混合支队的战士们,他们有一个绰号叫“梅里尔抢夺者”。抢夺者们在弗兰克·道尔·梅里尔准将的指挥下组成了长距离渗透丛林作战支队。
在史迪威将军重新开启向中国的地面运输路线的努力中,抢夺者们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深入敌后,协助史迪威的主力军攻下要害点。抢夺者们任务的第一步就是在没有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徒步1000英里,穿越密林,达到缅甸。他们需要自己背着供给,或者让骡子来运,仅在密林深处有空投物资再补给。梅里尔的抢夺者们成功策动至规模远大于他们的日军后方,造成破坏,迷惑敌方。
经过在山间艰苦跋涉,剩下的抢夺者们与中国步兵第42团及150团分队并肩作战,突袭成功,攻下缅甸密支那机场。这为夺回密支那并重启向中国的陆路运输线做好了铺垫。此役之后,5037临时混合支队由于战斗伤亡与疾病损失惨重而解散。最初的2997名官兵最后有战斗力的仅剩130名(Romanus)。
1944年7月18日 在西打坡(Sitapur)的前线阵地,进入实战前,中美两军的军官们与史迪威将军讨论战地战术。 美军通信兵部队拍摄,美国国防部公共信息部准予公开
5307混合支队B营的部队通过缅北钦敦江上的一座桥。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大号茶杯几乎遮住了标示了密支那行动计划的地图。左起:小约瑟夫•W•史迪威上校、中国新30师师长胡素中将、第88团团长杨毅(音)上校。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网址:http://forwhattheygaveonsaturdayafternoon.com/photos/y87.jpg
“梅里尔抢夺者”突击队和中国军队共同组成的联合部分刚刚占领密支那机场,史迪威就来到了这里。照片右侧是梅里尔突击队亨特上校。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梅里尔抢夺者的美国士兵们与中国士兵在雷多公路上并排行进。 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1944年4月28日 缅甸 来自罗德岛州的5307部队的伯纳德•马丁(Bernard Martin)上尉和一名中国士兵,互相检查对方的枪械,地点是在缅甸的Nhpum附近。 拍摄者:一等兵怀恩•马丁(Wayne A.Martin),美军通信兵部队
1944年3月31日 在缅甸北部的胡康河谷,一名美军士兵弯下腰来给一名中国伤员点燃香烟。中美联军犹如两把锋利的叉子刺向日军,将敌人逐出了具有战略地位的胡康河谷。 24075-PNT
这位负重的10岁中国士兵是正在登机准备返回中国某师的一位成员。返程背景是1944年5月在同盟国弗兰克•道尔•梅里尔少将指挥下夺回缅甸密支那机场。中国军队和同盟国军队早前在攻击南边日军前穿越了苦蛮山脉的密林。疲劳与疾病导致很多中国军人与同盟国军人在攻打密支那之前就被迫提前撤出。 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队伍在雷多公路上行进期间休息一下。 时间:1944年3月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By U.S. Mission China | 23 十二月, 2016 | 主题: Exclude, Exclude All, 主题活动 | 標籤: 患难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