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Official websites use .gov
A .gov website belongs to an official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ecure .gov websites use HTTPS
A lock (
) or https:// means you’ve safely connected to the .gov website. Share sensitive information only on official, secure websites.
欢迎访问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网站。坐落于中国东北,沈阳领事区由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组成。总领事馆的工作主要是满足领区的美国公民和美国公司的需求,同时促进美国政府外交目标的达成。领事馆在领事、商业、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领域深化美中关系。
简介
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于1904年开馆,最早坐落于小西门外的两个废弃的寺庙里。 1924年前,领事馆搬到原俄国领事馆里,登记地址为五纬路1号。那个时候,美国驻东北还有其它的领事馆,包括驻哈尔滨和驻大连领事馆。这些领事馆在二战前关闭。沈阳领事馆在二战大部分时间正常运行。在当局软禁领事馆美方员工近一年并将他们驱逐出境后,领事馆于1949年闭馆。在美中关系正常化的第五年,即1984年,领事馆重新开馆。今天,领事馆在深化美国与中国东北的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尹晓岚于2022年8月24日就任美国驻沈阳总领事。她是美国国务院外交部的职业外交官。她最近一次的任职是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的高级顾问,以及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的全球经济参与主任。
尹女士还是负责管理和资源的副国务卿的高级顾问,也是两位负责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副国务卿的幕僚。她还曾担任国务院运营中心的高级观察员。她的海外经历中包括中国北京、土耳其安卡拉、伊拉克巴格达和中国上海。她多次获得国务院高级荣誉和功勋荣誉奖。
尹女士拥有威廉和玛丽学院的学士学位。她还获得了弗莱彻学院(塔夫茨大学)和国防大学国际安全事务学院的硕士学位。
二十世纪初,中国东北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增幅巨大。日本和俄罗斯为了各自利益开发铁路,及山东省和朝鲜半岛的移民的快速迁入,沈阳(当时被大多数美国人称为“Mukden”)、哈尔滨、大连、长春和其他地方从一无所有发展成为大城市。对于30年代和40年代驻扎在东北地区的美国人来说,沈阳越来越像充满冒险和危险的前哨。领事馆的工作人员要应对猖獗的违法犯罪行为、暴力和复杂的政治形势,即不断增加的日本人、中国人的持续反抗和俄国残余势力的影响。
据当时的有关报道,轰炸美国和英国领事馆未遂,劫持和袭击火车,银行抢劫,盗窃,谋杀,绑架,和混乱,尤其在1932年最为严重。[i] 举一个生动的例子:在一场高尔夫球赛中,一帮“土匪”袭击美国总领事未果后 ,美国人再去打高尔夫球开始带枪。 [ii] 据《纽约时报》报道,700英里长的南满洲里铁路在1932年平均每天遭到42次袭击。[iii] 之前的几个月,美国官员Culver B. Chamberlain去哈尔滨就任领事的路上,被巡逻的日本军队殴打。[iv] 1934,《纽约时报》公布的另一个很小但很有趣的插曲:“一个穿制服的日本人于今天在美国领事馆横行,挥舞着一把刺刀。” Monroe B. Hall副领事,根据时报的娱乐报道,”听到声音,开展调查,发现入侵者挥舞着刺刀。” Hall随后拿起椅子与入侵者搏斗,并向Gerald Warner和Andrew Eson两位副领事求救。Warner和Eson回答道:“正在找临时武器,“他们三个把疯狂的日本士兵打跑了。几个小时后,美国领事馆向日本领事馆投诉,导致该名士兵被捕。[v]
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军队拘禁了U. Alexis Johnson副领事和他的工作人员,他后来成为美国国务院的高级官员,(肯尼迪和约翰逊时任国务卿)。1942年被释放,Johnson和他的工作人员返回美国,与他们同行的还有美国驻日本大使Joseph Grew和其他不幸在亚洲被日本人俘虏的美国平民。《时代》杂志报道了Johnson的故事,他从运载他回美国的瑞典渡轮的甲板飞奔下来,冲着成群的记者大喊,“我不想和记者们说话。我要和我妻子讲话。我有三年没看到她了”。[vi] 杂志接着报道:
[Johnson] 在人群中找寻到她,慢慢地、严肃地走向她。
“你好,”他说。
“你好。”
“你怎么样?”
“很好。你呢?”
他们没有亲吻,甚至没有握手,只是长时间的看着彼此,然后走开,上了出租车。
其他的美国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随着战争的升级,沈阳成了关押被日本人俘虏的约1700名美国人和同盟国战俘的阵地,这些战俘最远来自菲律宾。这些战俘被野蛮对待,其中700人死亡,最健康的幸存者在1945年被苏联士兵解救时,根本无法行走。[vii] 沈阳市政府把盟军战俘营建成博物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总领事柯乐博(O. Edmund Clubb)重开了沈阳领事馆,恢复了美国在中国东北的外交机构,却要面对中国八年内战最后阶段的严峻的挑战。1948年十一月,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撤离中国,共产党军队占领沈阳。随着冷战的爆发,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1948年,当局甚至把驻沈阳领事馆的美方工作人员软禁在领事馆近一年,当时的总领事是瓦尔德(Angus Ward)。1950年,美国召回所有驻中国的外交官。
1972年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访华,美中之间恢复交往。五年后,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于1984年重新开馆。开馆的目标是帮助拥有9100万人口和占中国重工业近40%的东北开放,投资美国。地缘政治的原因关乎前苏联和北朝鲜。
近年来,一系列的美国企业–-包括美国ITT飞力、约翰迪尔、泰科、波音、江森自控、戴尔、英特尔、甲骨文、花旗银行、塞斯纳和美国其他大公司都在东北地区进行了大量投资,尤其是在港口城市大连。主要的中国和美国大学已经建立了强有力的交流计划。美国领事馆与当地政府、企业、媒体、文化领袖及广大市民交流活跃。
随着美中合作的不断深化,领事馆在美国官员与中国东北同行之间面对面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安排太平洋司令部参谋、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高级外交官及美国贸易代表与中方的会面。由于与北朝鲜接壤,领事馆与中方代表就北朝鲜问题,包括核不扩散进行磋商。沈阳领事馆重要性日益彰显,六方会谈工作组在核裁军问题上于2007八月在此会谈,领事馆对美国代表团提供重要帮助。
[i]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Manchurian Raids Creating Terror.” New York Times 20 June, 1933: pp. 5.
[ii] Associated Press. “American Golfers in Mukden Carry Guns to Resist Bandits.” New York Times 23 Sept., 1932: pp. 5.
[iii] “Manchuria Railway Raided 42 Times A Day.” New York Times 23 Aug., 1932: pp. 7
[iv] Abend, Hallet. “U.S. Consul Beaten by Japanese Patrol in Mukden Street.” New York Times 4 Jan., 1932: pp. 1.
[v] “U.S. Consuls in Mukden Drive Off Crazed Soldier.” New York Times 17 Jul., 1934: pp. 13.
[vi] “Back from the Jap.” Time Magazine 7 Sept., 1942.
[vii] Song Lijun. “POWs’ painful memories of war.” China Daily. Clipping does not have a page number or date.
从人权问题到领导层政权的变化,在政治问题上,政经处向领事馆报道多类议题。同时,政经处支持美国政府团队的拜访,并和中国政府的很多部门保持联系。
政经处负责观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投资趋势。为增加和提升双边经济政策的沟通,政经处协调美中经济关系,和经济官员,商界,学术界和传媒保持着关系。政经处其他的职能还包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能源和传染病等问题,同时还包括领事馆的空气监测工作。
随着中国东北经济的增长,政经处和商务处紧密合作,促进美国企业和东北当地有潜在在美投资的投资者的对接。在美国的商业投资,不论是新器材,设备或者是扩大已有规模都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一个重要引擎。作为展开商业的地方,美国提供了勤奋,多样和专业的劳动团队,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可预测和透明的法律制度,相对低的税收,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以及世界上最盈利的的消费者市场的平台。在领事馆的很多处,包括农业处,商务处,和政治,经济和环科卫处协调安排投资会议并且为在中国东北的投资者支持针对性的配对机会。
美国驻沈阳领事馆推出的教育和文化交流通过国际教育和培训计划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此举是通过在美国国内外公民个人和组织之间促进人员、职业和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及向海外读者全面介绍美国历史、社会、艺术和文化来实现的。
“汉弗雷奖学金项目”邀请发展中国家的中层专业人员到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研究和专业体验。“国际访问者计划”则邀请参与者到美国和同业专业人士会聚一堂,切身体验美国及其机构。
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
新闻文化处
和平区十四纬路52号 110003
电话: (024) 2322-1198
邮件: ShenyangPA@state.gov
请关注我们的微博,获取最新资讯: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微博
外交安全局是一个独特的机构在美国国务部中扮演重要角色。该局的成员包括-特工,工程师,外交信使,国内专家以及合同工作人员一起致力于国务部能够安全地执行它的外交政策。外交安全局具有广阔的全球责任范围,以保护人民,信息和财产作为它的优先任务。在海外,外交安全局发展并执行有效的安全项目来保卫美国在世界上每个外交使团的所有人员, 该局还保护国务卿,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以及访问美国的元首级以下的外国政要。外交安全局发展并执行安全项目以保护超过90个美国国内的国务部设施以及国务卿官邸。
外交安全局调查护照和签证造假,开展人事安全调查,并签发安全许可。 该局也为外国驻美国使、领馆的使团和人员安全方面提供协助。外交安全局也针对被拐卖到美国的外国人开展人口拐卖调查。
随着1996年外交使团办公室的设立,外交安全局担负起了服务和管理在美国的所有外交使团活动的责任。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沈阳的区域安全官 DS_RSO_Shenyang@state.gov。
中国沈阳的安全建议
中国沈阳的犯罪率评级为低,然而,个别的以及任何大都会地区都有外国人涉及犯罪机会的报道,个人保护意识的通常性和注重性演练可以防止你成为犯罪目标。
掏包和对疏管的个人物品的盗窃很常见,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第区。如果可能则避免人口密集的地区,如公交车或地铁。
假钞在东北很常见,只有通过可靠的换汇渠道如银行或酒店。
要小心无照的或者私人拥有的出租车,在上车到达目的地之前一定要坚持打表或定好价钱。
不要在公众区域炫富,现金和证件要分开放。随时携带有效证件,包括护照复印件,包括信息页和签证页。
手机保持充电,拨打匪警110,火警119,救护车120,交通事故112。
因为大量机动车,对交通法规的漫不经心和执法的缺失,当开车,骑车以及步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点击这里访问海外安全顾问委员会(OSAC)网站